初冬的暖陽下,天氣冷了,楓葉紅了。每年到這個時候,都有游客涌入萬仙山,賞紅葉。
錯過這一兩個星期,紅葉可就沒了。
葉子為何會變紅?
葉子的綠色是由多種色素調和而成的,但決定顏色的最主要因素還是葉綠素。
但是呢,類胡蘿卜素在葉子中的比例相對較少,所以就被葉綠素的顏色給掩蓋住了,你肉眼看不出來。
直到秋天,葉綠素分解掉,類胡蘿卜素的顏色才終于有機會讓樹葉變成黃色。
細胞液為堿性時,花青素呈藍紫色,當細胞液呈酸性時,花青素呈紅色。入秋以后,楓葉內的花青素增多,而氣溫的下降又使葉綠素破壞消失,因此葉子就變紅了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,葉子中還有第三類葉色素,也是最復雜和麻煩的一類,統稱為“花色素”。
花色素種類繁多、家族龐大,在葉子中或多或少、時隱時現,在秋天讓葉子變得通紅。
哪些葉子有資格變紅?
常見的紅葉主要有槭樹科植物(元寶槭、雞爪槭等)、漆樹科植物(黃櫨、火炬樹等)和葡萄科植物(爬山虎、山葡萄等)。
這倒不是很難——在平時,新的葉綠素生成速度要高于舊的葉綠素分解速度,所以葉片總能保持葉綠素含量飽和。但在秋天降溫后,葉綠素合成的速度大大降低,舊的去了,新的還沒來,所以葉子就不再是綠色了。
大多數葉子在綠色消失后,類胡蘿卜素占據上峰,顯現為黃色。
但是有一些植物天賦異稟,它們含有眾多花色素中最有名的一種——花青素。花青素一般是紫紅色,在葉子中不穩定,只能存在幾個小時,很容易分解,但是在秋天,它們卻搖身一變,形成了一種新的物質——穩定、不易分解、同時顯現紅色的“花青素苷”。所以當葉片綠色消退后,花青素苷的顏色占據主流,葉子就會變紅了。
PS:這些植物萬仙山都很多呀!
然而為什么一定要在秋天才會有大量花青素苷生成呢?因為在花青素搖身一變的時候,需要一項“秘密武器”——糖。花青素和糖相互作用,才能形成花青素苷。
秋天的驟然降溫,又會使花青素苷合成速度大大增加,有時一夜之間合成的花青素苷會比之前好多天的總和還多。
同時葉子變色,可以幫助植物應對寒冷的秋冬,更好的迎接來年的成長,也可以“嚇走”一些昆蟲,像蚜蟲,就非常討厭紅色,也不會在上面產卵!所以,很多植物變色也是自我保護策略!
紅火不長久,快點來看看吧!
進入初冬的萬仙山,惜別了春天的白,夏天的綠,秋天的金!迎來了冬日火一般的綻放。
放眼望去滿地的金黃與火紅。或深或淺,層層疊疊讓人心生暖意!在這火熱的紅葉中,天空的云卻是褪色的。視野皆是冷暖交織、充滿矛盾的美感!